笋芽儿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5-07 13:40:31
笋芽儿教学反思

笋芽儿教学反思
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,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,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笋芽儿教学反思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笋芽儿教学反思1

教学目标:

1、会认14个生字。会写9个字。背诵课文最后3节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。

3能根据要求独立预习课文,对未钻出地面的笋芽儿说些悄悄话

教学重点和难点:

笋芽儿得到了哪些朋友的什么帮助。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。

教学媒体:

笋、竹图片投影片

课前学生准备:预习课文

教学流程:

一、导入课文:

1、同学们喜欢吃竹笋吗?为什么?

2、你能说说竹笋是怎么来的?(可以事先查资料)

二、揭示课题:

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《笋芽儿》一课。齐读课题,提醒学生“笋芽儿”的读法。

三、了解课文大意:

1、默读课文,同桌讨论: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,他们是谁?给了笋芽儿怎样的帮助?

2、轻声读课文,思考:笋芽儿在泥土里,周围的环境怎样?笋芽儿破土后,周围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?

四、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:

1、出示:笋、竹图。说说他们的区别。

2、四人小组讨论:笋芽儿的生长过程。

师板书:破土而出——长出一层层笋壳——脱下笋壳——长成强壮的竹子

3、春天这么美,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、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,它可真幸福,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!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、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。以小组为单位,分成:笋芽儿、春雨、妈妈、旁白几个角色来读。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,读后互评。

五、总结课文:

师:你喜欢笋芽儿吗?为什么?(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: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?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,你悟到了什么道理?)

六、说写双通道:

哎呀,还有一些笋芽儿未钻出地面呢!小朋友,你愿意对他们说些悄悄话,让他们尽快破土而出吗?

板书:

3笋芽儿

竹子

春雨小草

钻出土勇敢

春雷太阳

坚定

泥土里柔弱

笋芽儿

教学效果反馈:

《笋芽儿》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,课文内容比较浅显,语言生动、优美。在初读课文后,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笋芽的成长过程,初步了解了课文的表达顺序,并为分角色朗读课文打下基础。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抓住笋芽儿的神态、动作、语言体会笋芽不怕寒冷,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。我让学生动笔画一画,在旁边做批注,并读一读,体会笋芽儿思想变化的过程。然后让学生自选合作,自选角色,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。到此为止,课堂气氛异常活跃,课文内容学生读懂了,理解了,但我并没有到此就结束了,那样的话学生还是只停留在文章的表面,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文章的语言文字,我采用了让学生当老师的方法:“假如你是老师,你会给这篇文章写哪些评语呢?你又会作出怎样的批注呢?”有的学生说:“我给出的评语是整篇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,把文章写活了,写生动了,很有创意。”有的学生说“我先把文章的好词好句给画下来,然后写上批注:你用词准确,这些好词好句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。”看,他们给出的评语还不错吧。在课的最后提问: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?学生有的从内容上总结,有的从文章的写作方法上总结,有的从学到的好次好句方面进行总结.
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,说话能力得到了相应训练,并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。但老师在组织学生方面不太好,有些问题提的不够明确。

课后我布置了小练笔“笋芽儿钻出地面会看到什么?”学生都能结合主题叙述。

笋芽儿教学反思2

《笋芽儿》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采用学生“自主学习”,找出笋芽儿想长大想钻出地面的几个句子,课堂上学生非常积极地找句子。有些同学全部找对,有些同学能找出三句,但也有一些学困生能找出二句,我就马上表扬了这些同学,使他们不再害怕老师了,在下半节课,他们表现地很积极。

从这堂课中我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。学生是需要被理解的,教师应“深知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”,学生方能用心灵感觉到教师的情绪,达到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的境界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“儿童世界是美好的,如果你理解它,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,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,要比不好的多得多。”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、信任学生、善待学生,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,有道理的,给予赞赏和肯定;不正确的,绝不批评、嘲笑,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,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,使师生关系融洽,学生敢说、乐于学习,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、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。一位在加拿大读书的华侨子女说,那里的师生关系完全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,老师虚心接受学生的挑战,激发学生最大限度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师生都是课堂的主角。我认为引导自主学习,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大胆实践这种民主、平等、开放的教育,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“无我”、“无童”方式,完全告别单纯的“灌输式”、“训练式”教法,让学生都灿然闪现出“创新”之花。

笋芽儿教学反思3

进行教材统揽时,我就对《笋芽儿》诗一般的语言所吸引,春姑娘的柔声呼唤、雷公公的深情鼓励、妈妈的呵护与担心深深的打动我的心。所以备课时多了一份用心,正是这用心让我享受到教与学的快乐。

课前备课时我用心的搜集了一些有关竹笋的知识,一讲课想用谜语激起学生的兴趣“小时层层包,大时节节高,初生当菜吃,长大成材料。”可是学生由于对竹笋很陌生,所以猜谜时五花八门,玉米、芝麻一大堆和竹笋样子类似的事物,通过猜测逐渐把竹笋的样子和生长特点显现出来,学生一下子对笋芽20天长成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急切的想知道笋芽是怎样生长的。很自然的引领到文本教学中去。

而文中那优美的语言又一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“沙沙沙,沙沙沙。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着乐曲,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:‘笋芽儿,醒醒啊,春天来啦!’”学生们一边轻轻地用手来回拨着一边用他那稚嫩的声音轻声的呼唤“笋芽儿,醒醒啊,春天来啦!”“小笋芽正睡的香甜,做着美梦呐!春雨姑娘的柔声呼唤打搅了他的美梦,小笋芽会怎样表现?”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演笋芽的撒娇与可爱。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的读,声音中传递着一种快乐的情绪,同样也传递着春意。

这浓浓的春意一直弥漫在整节课上。下课 ……此处隐藏13125个字……很高,有的还配上了动作。)

“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” 每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,他们学习语文是极具个性的。他们在自主积极的阅读中,对教材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。由于生活经验、思维习惯、学习方式存在着差异性,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。在以上教学片段中,我对于学生提出的“春雨姑娘低声呼唤”可以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得慢一点看法给予肯定,切切实实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,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。

笋芽儿教学反思15

【情景说明】

《笋芽儿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散文,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,有温柔的春雨姑娘,有大嗓门的雷公公,还有慈爱的竹妈妈。课文形象生动,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,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,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。本课认生字、写字是重点,以“读”的训练为主线,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人物不同语气,让学生自主发展,自主探究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情景导入,激发兴趣

师:小朋友,大熊猫爱吃什么呀?

生:竹子。

师:对,你们知道吗?竹子小时候不叫竹子,它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笋芽儿。

(师板书课题,学生齐读课题。注意儿化音)

(课件显示“雨后春笋”)

师:大家想不想知道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?

生:(兴致勃勃)想。

二、初读课文,认识生字

师: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。

(学生自由朗读课文)

师:你认为课文中哪个词或句子不好读?

生:“仍然”的仍不能读成“rēng”。

生:“撒娇”的“撒”不能读成“sǎ”。

生:“乐曲”的“乐”是多音字,不能读成“lè”。

生:“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”,这个句子很长,要注意停顿。

师:你们读得真用心!老师这儿有很多笋芽儿,你能送她们回家吗?

(课件出示生字)

(学生跃跃欲试,指名完成)

师:我们再一起读读,记住她们。

三、整体感知,读中感悟

师:认识了生字,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?

生:想。

师:那好,接下来我们“挑战读”,看谁敢向同学挑战。为了你更有把握,自己再好好儿读读课文。

学生再次自由朗读。

(学生情绪高涨,读得更专心,课堂气氛十分活跃。)

师:谁把你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?

生:(很自信地站起来,非常投入地读第四自然段)“轰隆隆……呼唤着笋芽儿。”

师:你真棒!谁敢挑战他?

生:(非常认真地读第一自然段)“沙沙沙……春天来了。”

师:请“评委们”评判,谁读得稍好一些?

(说法不一)

生:我认为第一位同学读得好一些他把“重重地”“沉重地”这几个词读得很重,让我们就像真的听到了春雷轰隆隆地响声。

生:我认为第二位同学读得好。春雨细细的,密密的,下得声音很小,所以是“低声呼唤笋芽儿”,她读出了春雨轻柔的感觉。

生:两位同学都读得好,“评委们”评得也很好,真是难分上下。

(第二位同学的读书声音、表情、感情处理都很好,得到大家公认。)

师:我们也学着她读读这一段。

(师生齐读)

师:同学们读得真好!

师:还有哪个自然段你想读?

生:我想读第6自然段,因为第六自然段里有描写春光的句子,写得很美。

师:那你美美地读一读。

生放声朗读。

师:读得真美!

(课件播放美丽的春天)

生:我也想读这段。

师:读得真好!画出描写春光的句子,再读读。

生:我通过读第七自然段,感觉到笋芽儿很幸福,有这么多人关心她,帮助她。

师:同学们真棒!边读课文还能边思考。

(学生争着汇报自己的发现)

生:我发现笋芽儿像我们小孩一样喜欢撒娇。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动词用的好,“揉了揉眼睛”“伸了伸懒腰”完全一副没睡醒的样子。

师:你真会读书!让我们来读读,做做动作。

生:我觉得笋芽儿不怕困难,才能长成健壮的竹子。

(课件播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)

生:我从“不停地唠叨”这句话中,感受到笋芽儿的妈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,时时关心着她,惦记着她。

生:我觉得笋芽儿胖乎乎的,挺可爱的!

(学生想说的欲望还很强)

四、角色扮演,情感升华

师:这么多同学还想说,我们在小组内说说,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。

(小组合作,练习朗读)

师:你愿意扮演谁?来,戴上你的头饰。

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。

五、积累拓展

1、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爱的本课词句。

2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情况,课后查找资料。

【教学反思】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,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,丰富语言的积累,培养语感,发展思维。因此,我认为多种形式地朗读是语文学习之根本,在教学中,我注重声情并茂地读,全神贯注地听,调动学生多种感觉,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直接感悟。如:你觉得哪个词不好读?你觉得谁读得好?这样学生在师生听读活动中,自己体会到每句话该怎么读好,自己感悟到了文本蕴涵的内涵。同时,也正因为有这样轻松的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,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。

同时还指出:“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,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实践。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的课件演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,配以美妙的音乐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器官。从而打开心灵的窗户,调动学生的兴趣,使他们主动走进课文,自主阅读,与文本进行交流。在学生读准、读通、读懂的基础上,抓住各自的语言进行情感朗读、合作表演,在表演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,认识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态度,让学生用“心理视线”去领悟语言文字,学生动了情,入了境,产生了心动的感觉。

【专家点评】
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。而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化程度很高的概念,融合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纬度。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元的、丰富的,一般认为主要是积累语言、发展思维、培养语感。从向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出,教师非常注重朗读指导,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把课文读通顺、读出声、读出情、读出味。比如: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全文,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,然后比赛读,激发学生有兴趣地将课文读通读懂,最后分角色朗读,读出情、读出味,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。

《笋芽儿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